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书画

润物细无声——陈羿州的艺术语境

时间:2018/5/17 14:28:55  作者:李玥  来源: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  查看:13025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悠久的文明,艺术的明珠,瓷器,中国人智慧的结晶,贯穿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,精彩绝伦,润物细声。新平冶陶,始于汉世,唐宋元明清代代辉煌。陶瓷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的气质和情怀,时代发展,意在匠心,陶瓷艺术表现形式不断的丰富发展,涌出了一批有创造力、有思想的艺术家,陈羿州便是其中一位。...

    悠久的文明,艺术的明珠,瓷器,中国人智慧的结晶,贯穿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,精彩绝伦,润物细声。新平冶陶,始于汉世,唐宋元明清代代辉煌。陶瓷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的气质和情怀,时代发展,意在匠心,陶瓷艺术表现形式不断的丰富发展,涌出了一批有创造力、有思想的艺术家,陈羿州便是其中一位。

  陈羿州,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,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,高级工艺美术师,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,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,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。

润物细无声——陈羿州的艺术语境

陈羿州生活照

  意大利莱切美术学院院长克劳迪奥·德勒·桑迪教授观看了陈羿州的作品之后,他说:“从中国陶瓷艺术家陈羿州的作品中,可以看到他已经把纯熟的技巧变成了一种风格,并且形成了他独有的符号,令我非常震撼!”

  陈羿州说:“艺术是宽度、广度、厚度的积累,是心灵的呈现。一双手、一把泥、一簇火,呈现出一个世界。”可以说陈羿州的作品体现了国际视野、平民情怀和文化自信。

润物细无声——陈羿州的艺术语境

陈羿州作品《走来》

  我们从哪里来?我们去向何处?行过千山,跨过万水,方知路是圆的,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,处处是起点,处处是终点。陈羿州的作品如其人一样,真在朴实。古今中外,艺术的语言和理念能梳理出各种体系,从两河文明到地中海文明,西方更愿意以构成的秩序去表达各种艺术创作,人类所创造理解的秩序大于自然规律和肌理。而东方则强调人的创造和自然规律的浑然天成。头戴荷枝,嘴露微笑,倾听万物私语,感受世间情味,“他”走来了。

润物细无声——陈羿州的艺术语境

陈羿州作品《逍遥游》

  承於天地之正而欲六气之辩,无所凭藉依附,悠游於自然之中,多么美妙的一件作品

  陈羿州说,人们一直说“孔容之德”,“孔”在以前甲骨文里,是一个母亲的乳房在喂养一个孩子的形象,这是“天地之德”,“孔”“洞”“窍”是个载体,也是个输出体,起风了,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大小发出各种声音;下雨了,他们会汇聚、会分流。无论最后是被风化还是被水打磨,它都会改变这个世界物质空间的形态,从而得到最适应生命生长的条件。在这样的规律里生长的生命,才能真正的“逍遥游”,其乐无穷。

润物细无声——陈羿州的艺术语境

陈羿州作品《我佛慈悲》

  看完麦积山石窟,陈羿州创作了这幅作品。他说:“人有慈悲之心,才能真正的去感受和理解天下万物,才能把那些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。”

  文学家用文章纪录自己的生活感受,陈羿州通过作品呈现自己的天地,他每个作品代表不同的心境和处境,通过手和心把内心对天地间万物的理解做出总结,用创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分享给社会。陈羿州的作品呈现出最简单的温暖,在逆境中坚持,在顺境中谦卑。(文/曾强 图/陈羿州)


相关评论

西班牙新华报|关于我们|免责条款|版权申明|法律顾问|广告服务


京ICP备11013517号-1